升级5万人足球场,南京江北很超前
昨天苏超,6支队伍的比赛结果已经出来了,也许有人说比较业余,不够专业,但单纯从观众的角度来说,却感觉相当精彩,球员们拼搏的精神让人振奋不已,苏超爆火以来场场座无虚席,比如7月5号,南京队和苏州队的比拼,就有70万人预约,开票瞬间秒空,大家的热情可见一斑。
昨天有个特殊的地方,苏州队和扬州队是在昆山的专业足球场对战的,这座足球场还真是不简单,其名为昆山奥体中心,被称为“江苏最牛足球场”,是江苏省首座国际足联(FIFA)认证的专业足球场。
作为专业足球场,昆山奥体中心没有跑道,且看台坡度斜率更高。站在绿茵场上,近距离被45000个座位包围,极具视觉冲击力。
昆山GDP5380亿,比南京最强的江宁区还要高不少,有自己的奥体中心规格还这么高,确实挺厉害的,奥体附近也有地铁站,就是地铁11号线的夏驾河公园站和盛庄站,附近还有个上海国际机场昆山航站楼。
虽然只有一条地铁,但含金量却挺高,地铁11号线西接苏州三号线,东连上海徐家汇。虽然站点多,时长可能比较夸张,但架不住线路走线很到位。
南京江宁也有江宁体育中心,定位更偏向于大学城的体育中心。虽然规格不算特别高,但作为室外标准足球场,固定座位数也有3万个,但体育馆内的固定座席只有4375个,移动座椅408个。
江北新区的南京青奥体育公园,室内的体育馆倒是规格极高,NBA级别,可容纳2万名观众,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室内体育馆。之前我也现场体验过,室内的舒适度相当棒。
但室外体育场就一般了,仅能容纳1.8万人,观众容纳数不仅没有江宁体育中心的室外足球场多,甚至没有自己室内体育馆2万人的容量大。相当于体育场中的小卡米,最开始建的时候感觉有点草率呀。但是去年年底就说要升级了,一跃升级为可以容纳5万人的巨无霸专业足球场。
也将成为全市首座专业足球场,不仅可以举办中超或者同等规模的足球联赛,未来还可以申办诸如亚洲杯等高等级足球赛事,“苏超”自然也不在话下。
实现的方法是通过取消现有塑胶跑道等田径比赛设施、下沉足球场地4.8米。拆除现有南北看台约3500座,新建南北向看台增加约2.05万座,新建东西向看台增加1.5万座,形成碗状看台,南北向看台增加包厢12个(550座)等。
而且不仅可以是足球场,也可以切换为网球场,到时候这就很有看头了,根据之前的计划,预计2026年7月面世,必须得说江北的预见性还是挺不错的,也希望足球的风潮能够帮助江北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关于体育场升级的事情我倒不是很担心,我目前比较在意的是整体青奥体育公园的打造以及青奥片区的建设。
比如南京青奥体育公园虽然名字里面有公园两个字,但他的公园属性并不强,没有活动的时候有没有对外开放?内部有没有餐饮娱乐设施?这些都是需要打上问号的。
位于河西的南京奥体中心,一方面他有承接各类赛事或演唱会的功能,另一方面整个圆环下面全是店铺,尤其是餐饮,停车也很方便。与其说这是一座体育场,不如说这是一个文体+商业的综合体。他的存在对于周边办公和居住的人群是可以提供实实在在的商业功能的。平时人也好,车也好都是可以进去的。
但江北的南京青奥体育公园,目前并没有展现出他的公园属性和商业价值,对于周边居民来说,他真就只是一个开演唱会和体育赛事的场馆,提供不了额外的商业或娱乐功能,这是其最大的问题。而且每次这里举办活动,很可能有些路段还要拦起来,反而有些影响周边正常的生活。
我认为,江北的南京青奥体育公园除了升级硬件条件之外,也要探索思考自己的公园属性功能的发挥,以及商业化的探索,包括强化与周边城南河沿线商业酒店等元素的配合联动,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其真正的综合性地标价值。
总之南京青奥体育公园的升级,是江北预见性眼光的体现,这一点很了不起,或在明年通过新一轮的体育赛事提升江北以及全市的综合影响力,但同时商业化的开发,以及场所的开放度还有必要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