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女足回家 | 合肥市裕溪路学校:足球精神,立德树人

作者:小小主编发布时间:2025-07-07 17:43:50阅读次数:0

图片

撰稿/寒冰提起安徽女足,不可能绕过合肥市裕溪路学校。作为合肥市女足“市队校办”的承办校,裕溪路学校始终秉承寓教于乐的体教融合育人原则,让孩子们享受踢球的快乐,以九年贯通的校园足球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全面人才。作为拥有将近20年历史的女足名校,裕溪路学校这次参加“让女足回家”全国女足精英交流赛,自然也希望参赛球员们首先是享受足球,通过比赛得到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始建于1958年的合肥市裕溪路学校,早在1998年就建立了校园足球队。2007年,合肥市女足队设在该学校,这是裕溪路学校女足的源起。2008年裕溪路学校被评为安徽省“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因此成为合肥市“女子足球训练基地”。2009年被合肥市教育局设立为“合肥市青少年校园足球布局学校”,2013年被合肥市体育局设立为“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14年合肥市体育局将合肥市女子足球队“市队校办”交由该校承办,2023年学校被确定为合肥市体育特色学校,2024年被命名为“安徽省体育人才后备基地”。

图片

裕溪路学校的女足校队成立于2007年,发展突飞猛进,成绩也非常优异:2010年、2014年、2018年连续三届获得安徽省运动会青少年女足比赛亚军;连续多年获得安徽省青少年女足锦标赛冠军,在2017年的安徽省青少年女子足球锦标赛上,裕溪路学校女足获得甲组和乙组“双冠王”,创造合肥市女足有史以来最好成绩;2022年问鼎安徽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女足U15组冠军,实现了16年来零的突破;2024年获得安徽省青少年女足锦标赛U13、U15组双冠军,2025年代表安徽省参加了全运会U16、U18两个组别的比赛。

为了更好地发展校园女足运动,裕溪路学校不仅在备战安徽省运动会期间,专门组织夏训和赴省外国家足球训练北海基地的冬训,还牵头主办了“瑶海杯”全国青少年女足邀请赛,今年已是连续第9届,成为合肥市“城市名片”级别的足球赛事。

将近20年深耕校园女足的厚积,裕溪路学校每年都能培养出超过30名国家等级运动员,先后有数名队员入选国家女足少年集训队。2025年,裕溪路学校开始招收足球人才特色班,单独编班,共招收男、女生合计50人,校园女足培养方面又迈上了新的台阶。

图片

提及裕溪路学校的校园足球培养体系,孙长石校长特别强调学校特有的“四·三·六”发展体系:以课程为基、以训练为核、以文化为魂、以协同为翼的“四驱赋能”特色发展路径,辐射小学低年级(1-3年级)、高年级(4-6年级)和初中阶段(7-9年级)“三阶”,落实足球与德智体美劳和心理教育“六维”的全面深度融合,始终致力于打造可复制的“足球+教育”示范样本。

“三阶六维”足球课程体系,小学低年级突出“趣味启蒙”,用“足球游戏+儿歌口诀”练习控球和强化动作记忆;小学高年级“技能进阶”,融入“情景教学法”,设置模拟场景训练核心技术;初中年级“综合应用”,培养足球战略思维与规则意识。同时,足球还与团队责任、战术输血、体能提升、器材维护和心理抗压训练深度融合,最终达到学生在足球之外,语文、数学、美术等“一科为主,多科联动”的育人效果。

图片

具体到培养足球人才的训练上,裕溪路学校建立了从班队、年级队到校队的“普及-提高-精英”三级金字塔梯队体系,而且形成通过“动态调整”,鼓励学生在梯队之间“能上能下”的良性竞争,但更重要的还是打造“足球+”校园文化,让“拼搏、协作、坚持”的足球精神可视化、可感知。加上联动学生家庭端、社会端构建“家校社”共同体,将足球与学校九年一贯制教育深度融合,培育足球精英的同时,也塑造全面发展的未来人才。

谈及参加“让女足回家”全国女足精英交流赛,孙校长表示,裕溪路校队很重视通过参赛实现球员、球队和足球文化之间的广泛交流。安徽相比全国其他女足运动先发地区,还是有一定的提升空间,这次参赛主要是为促进安徽女足运动发展,可以称为“交流第一,比赛第二”。

图片

标签:
收藏
分享
发表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