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无奈了,28号的后劲很足没完没了,那就再续一篇苏超观后感吧
然而,我是真不该啊,前两天就不该因为路见不平一时兴起去沾惹上这个28号,它可能是一杯酒,也可能是一杯醋,更可能是一坨屎,本来每天的网文千千万,大家看过评过笑过骂过也就得了,围着它转的某些苍蝇却没完没了,这叮一口那咬一下,非得把人家辛辛苦苦码的字打入冷宫,于是,又逼得某人不得不“加班加点”,再搬弄一篇“高大上”的观后感续上。
其实最近这几十年来,男足的表现可圈可点,除了霸气的纹身和大肚腩外,尤以海参代言和成堆的行李箱最是让人印象深刻,至于他们的业务熟练与否,反正不提也罢,也别去想,跟我们中国人是没什么关系的。这时必须得感谢村超和苏超的崛起,哪怕如昙花一现,却也有如绚烂夺目的烟花,一度让空虚寂寞的广大球迷感到温暖。
足球作为一个体育竞技项目,双方的赛场上偶尔进行激烈的冲撞和对抗很正常,但这都得有个清晰的前提,那就是争夺球权,又或者对有威胁的球员卡位。当然,这仅是针对专业比赛来说,或许苏超的业余性太强,让有些前职业球员沾染上了不良习气,不踢球专踢人,不盯着球专叮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和我一样的这种感觉,随着苏超坚决和坚持抑制足协这个“辱华组织”参与进来后,十三太保之间的火药味儿似乎越来越浓,如果说刚开始的“不和”只是各支球队对当地风俗传统的沿袭,赛场上的对抗还多少知点礼数,有点分寸。现在则明显不然,有些球员的动作已经带着非常的故意,下手之重更是让正义的本地球迷都反感和不齿。好好的苏超,怎么就突然变成搏击场了?怎么回事?
作为旁观者,个人对于这种比赛风气的突然变化感觉很有点莫名其妙,如果有专业人士去做个详细的数据统计,看看是哪些人在依次“作妖”就好了。但稍作思考就能明白,其实很简单的道理,哪个餐馆的老板看到自家的包厢里有人在开小灶煮火锅,不仅低消没了人头费没了,连服务费都没了,他们还真能如此大度,让你们过得这么舒坦吗?按正常逻辑,换谁都会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去折腾,何况是央央的足球界老大,踢球不行,毁球对他们来说,还真是撒撒水而已。
本山大叔的例子告诉我们,中国足球的水很深,但苏超的水好像也开始变得越来越深,还越来越浑,看来广大正直的球迷们可以转移阵地了,不如去了解一下“浙超”如何?
